“马云卓越师范生奖”是学校最高师范专业奖学金,用于激励师范专业学生努力学习、敢于担当,成长为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民教师和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为充分发挥“马云卓越师范生奖”获得者在师范生养成教育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我们特别邀请了12位获奖者为我们讲述他们行为世范的故事!
个人档案
校队求索,做勤勉坚定的修行者
她是个胆子很大的人,高考80个平行志愿,她只填了10个,而且每个都与师范专业相关。为什么?她说:“一路走来,我遇到了好几位‘人师’,所以我也想把自己曾经感受到的善意和温暖传递给我的学生。”
入学以来,她脚踏实地,刻苦钻研,30门课程绩点达到4.50及以上。课外,她主动阅读教育教学书籍,钻研名师教学课例。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她在大三这年入选校队“微澜时代”。
在校队,她跟同伴们一起在微格教室上课、磨课,“毒舌”而又温暖的“陈老”会现场评课并传授“武林秘籍”,认真负责的指导教师们也会给出针对性的建议,一个阶段结束,整个团队会聚在一起对优秀课例进行“切片式分析”……217教室和望西桥见证了这群人无数个努力的清晨与夜晚。
“找标准、找逻辑、找亮点、找自己。”上课如此,人生亦如此。站在省赛的舞台上,她不再自卑,不再自我怀疑,而是坚定地向各位评委展示了师大学子的实力。这是她这么多年来第一次感受到自己身上的巨变,有一种战胜自我、豁然开朗的快慰。
很喜欢《桃花源记》中这几句话:‘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这不仅仅是在写武陵人的奇妙旅程——课堂的推进,人生的修行,何尝不是如此?从‘若有光’开始,从‘初极狭’开始,终与‘豁然开朗’相逢。所以,在未来的岁月里,我真切地希望自己能以深深的谦虚和忍耐去期待一个又一个新的、豁然贯通的时刻。”
弘益求真,做温暖真诚的陪伴者
省赛结束后,她来到杭州市弘益中学开始了三个多月的跟岗实习生活。在这里,她深刻体会到了模拟课堂与真实课堂的不同。“模拟课堂是我们理想中的状态,真实的课堂有时候‘险象环生’,极具挑战性。”为了提高自己的课堂驾驭能力和引导能力,她非常珍惜上课的机会,把每一节“家常课”当成“公开课”来上,有一次甚至为了一节课磨遍了整个年级(8个班)。“磨课亦是磨人,最庄严、最神圣的教育承诺是对自己的承诺,对自己内心的一种承诺。”她如是说。
在这里,她遇见了很多真实、鲜活的孩子,他们亲切地称呼她“小刘老师”。实习期间,“小刘老师”会陪学生在操场上散步谈心,也会在晚上陪着学生逐字逐句修改习作。“学会倾听,用心陪伴,这应该是教师的必修课吧。”
此外,她还利用碎片时间记录下教育生活的点点滴滴,最终汇集成2万余字的教学手记。在教学手记中她这样写道:“如若涓滴意念侥幸汇成河,那么,无论深浅,都是我们的歌。”告别的那一天,合影留念后,有些孩子还手写了明信片和信偷偷放在她的办公桌上。是啊,“教育本就是彼此都要珍惜的缘分”。
以文化人,做传统文化的弘扬者
与其他学科相比,语文学科在文化育人层面具有特殊意义。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如何才能在教学中融入文化因素,为孩子们种下热爱的种子,这是她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比如,在一节文言文作业讲评课上,她在学生有疑处引入“彻”字的金文字形来解释“彻”为何具有“撤离”的意思:右边是一只手,左边是鬲(lì),为古代盛食物的器皿,整个字表示饭后用手撤下食具,所以这个字的本义是“撤离”。
“同学们想想看,你们吃完饭是不是得把饭碗撤下来洗洗呀?”初一的孩子爱观察直观的图片,一番生活化的讲解之后,有的学生更是两眼放光,还有的学生拍着桌子恍然大悟状。借此机会,她说道:“汉字的发展与演变经历了几千年,其间很多字的含义已经发生变化。我们学习文言文的时候不能死记硬背,有时候也要学会借助工具去探寻文字的本义,也许你会发现汉字原来那么有趣。”
谈及为何会想到这样做时,她说:“原因有很多。高中时王斌杰老师曾多次在课上引入甲骨文,当时就觉得很有趣。大学的时候又专门学习了一段时间的甲骨文并手抄了很多文字,觉得它们特别可爱,就想着有一天能够用到课堂上去。当然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要结合学情,在学生有疑处适时引入。一方面解决学生的疑惑,一方面激发学生对汉字的兴趣,多美好的事情!后面我还打算给学生看纪录片《字从遇见你》,一集一个汉字,每集5分钟,挺适合课间看的。”
(大学期间手抄的甲骨文)
应试可能是一时的,而对“中文”的热爱是一辈子的。如今,她已入职弘益中学,走上工作岗位。眺望未来,她希望自己能坚持用理想主义的情怀和科学的方法做现实的教育。
语文学科是以文化人的学科
语文教师是塑造学生品格的“大先生”
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她将带着恩师们的精神底色
坚定地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