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志愿青年到创业青年
记物理091班杨守闯学长的助人之路
“红马甲”的青春记忆
2009年入学,作为新生,杨守闯在“百团大战”的社团招募中,冲着校青协是“全校最大”的名号,加入了青协。懵懂的干事生涯在2009年的十一长假发生了改变,改变来源于一对老夫妇的亲切鼓励。“当时我们正在十字路口提醒行人不要闯红灯,有一个女生说了一句‘这志愿者好傻’刺激到了我,但一对老夫妇拍着肩膀鼓励我,让我备受鼓舞,我坚持了下来,并将志愿服务一直坚持到最后。”
作为一名大学生志愿者,杨守闯放弃了很多闲暇的时间,也放弃了很多周末和节假日。师友的鼓励让他走过了一个个志愿者岁月,战胜了一次次身心俱疲,也收获了一次次的鼓励与赞扬。
2011年全国第八届残运会、2011年第二届世界休闲博览会、2012年全国第三届大学生艺术展演、2012年10月,第六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2011年暑期的新疆阿克苏支教,留下了他的足迹。第八届残运会杰出志愿者、浙江省优秀志愿者、杭州市五星志愿者、浙江省十佳大学生提名奖(前20)是对他的志愿青春的肯定和褒奖。
毕业后,虽然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生,杨守闯却没有像同窗一样走向教师工作岗位,而是来到了杭州市志愿者工作指导中心,继续追逐他的志愿者之梦,“专业的公益志愿者是我的梦想,如果我在最年轻的时候都没有去尝试,那我可能永远也不会走上这条路了。”杨守闯回顾道。
专职志愿者意味着全身心的投入和付出,不到两年的时间里,杨守闯先后组织过两次杭州火车站春运志愿者服务、两次杭州国际动漫节的志愿服务工作。除此之外,他还负责三支志愿服务品牌团队的日常运营工作,“微笑亭志愿服务队主要是在景区为游人引路;公共自行车自愿服务队主要协助相关部门进行日常维护和调度;市民之家志愿服务队主要的工作地点在市民中心,为办事人员提供帮助。”
由志愿青年到“创业青年”
2015年,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风口上,杨守闯来到了腾讯众创空间(杭州),这是一家以为创业者提供孵化服务为己任的公司,在这里,他从基层做起,逐步走上运营总监的工作岗位。
“由专职志愿工作到腾讯众创空间(杭州)看似跨界很大,但我认为这二者之间也有相似性,都需要活动策划、运营和管理,也都是服务的工作,志愿者更多的是直接服务于需要帮助的人,而现在的工作是服务于创业团队。”谈到二者的关联,杨守闯总结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们现在从事的工作就是做连接,做各种资源的连接,包括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的连接。具体来说,我们要先从若干申请团队中筛选出优质项目,通过调动腾讯及社会各界的资源帮助他们迅速成长,并对其中部分项目进行资金投资。”
继续追逐志愿者之梦
杨守闯告诉记者,他身上最深的两个印记,一个是杭师大,另一个就是志愿者。
“我现在仍然保留着杭师大的手机短号,几乎每个学期都会回学校看一次流露剧社的话剧,无论是原先的专职志愿者还是现在的众创空间的工作,我都需要与青年学生进行广泛接触,毕竟学校为很多创业团队提供了人才和技术的支持。”
除了从未远离大学校园之外,他还一直利用休息时间从事着志愿服务工作,“我一直都在参与唇腭裂患儿救助组织“母亲微笑行动”的志愿者,协助微笑行动做一些组织策划工作。”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觉得这两个身份就是我的初心。”